
物联网技术被运用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。图为一公司运用物联网进行智能停车展示。 南方日报记者 苏仕日 摄
完成东莞市长安镇、大岭山镇、茶山镇、清溪镇、南城街道及莞深高速公路30351盏物联网智能路灯的3G高速网络升级工程,320个物联网智能控制基站的GPRS Modem全部更换为TD-SCDMA 3G无线路由器。这个实实在在的物联网应用项目便是广东荣文能源科技集团的“智慧路灯”。
昨天,东莞“物联网产业发展形势”报告会组成的百人考察团赴荣文参观了物联网应用项目。东莞经信局副局长刘炯贤透露,“智慧城市”试点工作将全面启动。
重点扶持物联网关键技术产业化
“智慧城市”之于东莞,物联网是亮点。
今年,国家财政部颁发了《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》。基于此,东莞有望设立扶持和鼓励物联网发展的专项资金。
刘炯贤表示,东莞市经信局也在积极争取设立专项资金,制定了《东莞市促进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(含物联网)发展财政扶持实施细则》(初稿),现已形成送审稿拟报送市政府。根据《细则》送审稿,东莞将自2011年开始,连续5年,每年在“东莞市科技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”中安排3000万元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(含物联网)专项,对“智慧城市”应用和物联网关键技术产业化等领域给予重点扶持。
刘炯贤还说,2010年8月,东莞获批省市共建“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东莞物联网产业基地”。一年来,据不完全统计,省市用于扶持东莞物联网产业的专项资金超过6000万元,带动企业投资2亿元以上。
建设项目全面铺开
“东莞要率先垂范,启动‘智慧城市’试点工作。”刘炯贤说。
事实上,东莞推行“智慧城市”也具备一定的基础。东莞经信局推出“智慧经信”工程项目,实现了局机关门禁、停车场、食堂消费一卡通,并实现与全市公交、小额支付等功能兼容;石龙镇也全面启动了“智慧石龙”建设,实施智慧交通、智慧市政、应急指挥、空间地理基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等工程;东莞水务局则启动对全市水源和污水实时自动采集、监控、报警的“智慧水务”系统。此外,还有广东荣文能源科技集团的实现节能60%的物联网智能路灯照明系统,东莞龙信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的实现老人社区实时服务的“平安铃”项目,东莞市建邦科技有限公司的新莞人管理服务卡系统,东莞“莞市通”公司的物联网智能农贸市场等。
“一批民生及社会管理领域的‘智慧城市’建设项目全面铺开,拉开了‘智慧城市’建设的序幕,力图通过各项‘智慧城市’典型示范应用的建设和推广,拉动全市物联网产业发展。”刘炯贤说。
成立物联网产业促进会
2010年8月,东莞获得省市共建“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—东莞物联网产业基地”,“喝”上全省物联网建设的“头啖汤”。
“基地建设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是一个艰巨的任务,需要政府扶持、企业投入、科研创新、产业链整合协同等多方长期共同努力。”刘炯贤说。
目前,东莞市物联网产业促进会正在积极筹备。该促进会是由电信运营商、物联网研究机构和核心企业共同牵头发起,旨在协助政府制定实施产业发展规划,推进物联网行业应用。整合全市物联网技术、信息、人才等多方资源,促进物联网相关产业链健康、有序和高效发展。
促进会已经通过市民间组织管理局和市经信局的批准,并召开了筹备大会。
|